明韻清承
自去年秋拍結(jié)束后,經(jīng)過短暫的修整,我們再次踏上征集之路,往來于各大城市間,在眾多所見中甄選出一批極具特色與品質(zhì)的古典家具,將在此次嘉德2019春季拍賣與大家見面。
這次家具藏品我們不僅有線條流暢紋飾簡潔的明式家具,還有雕工華美端莊典雅的清宮御用家具,可謂是姚黃魏紫各有千秋。此次春拍我們征得一張明末清初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腿半圓桌,半圓桌由圓桌演變而來,但更秀氣、靈活,隨意性更大,可貼墻擺放,搬動時進(jìn)出房門尤為便利,也因此存世量較少。此桌腿足間裝有羅鍋棖,即起到加固作用,也未占用桌下的空間,實(shí)用性更強(qiáng)。
紫檀作為清代宮廷制作家具所青睞的材質(zhì),由于其大料稀缺,使得大型家具尤為難得。此次這對清乾隆 御制紫檀雕獸面龍紋條桌成對長約二米七,雕工精美,尺寸寬大,更為難得的是成對傳世,古時此類成對條案多陳設(shè)于廳堂兩側(cè),上置瓷器五供等器物,更顯威儀。另外一對同樣也是同一時期的紫檀五屏風(fēng)式螭龍夔鳳紋扶手椅成對,選材厚重,鏟地浮雕龍鳳,線條流暢,刻畫精美。
明清家具之美,或簡約精致,或雍容華貴,各有千秋,中國嘉德2019秋拍皆可盡收眼底。
清乾隆 紫檀五屏風(fēng)式螭龍夔鳳紋扶手椅成對
Pair of Zitan armchairs with five panels
Qianlong Period
60.3 × 47 × 94.5 cm × 2
清早期 紫檀無束腰直棖嵌矮老畫桌
Zitan waistless painting table
Early Qing Period
207 × 67.5 × 86.5 cm
來源:徐展堂舊藏
清乾隆 御制紫檀雕獸面龍紋條桌成對
Pair of Zitan waisted side tables carved with dragon patterns
Qianlong Period
270 × 54.3 × 90.5 cm × 2
來源:香港藏家陳云階先生舊藏
清中晚期 黃花梨無束腰直棖樹皮紋六足榻
Huanghuali waistless day bed
Middle / Late Qing Period
234 × 92.3 × 46.5 cm
清乾隆 黃花梨花鳥紋圍屏十二扇
Twelve Huanghuali folding screens carved with Flower and bird patterns
Qianlong Period
156.5 × 28.5 cm × 12
絲桐金聲—名家藏珍古琴萃選
傳世優(yōu)秀古琴歷經(jīng)時代更替,無論從歷史文物,還是從樂器的角度來說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。古代擅琴者,多重前代名琴,往往竭力尋求而珍藏之,如宋代徽宗有“百琴堂”,歐陽修亦有《三琴記》,皆為后世所仰慕。此次春季《絲桐金聲—名家藏珍古琴萃選》專場呈現(xiàn)依然不乏傳世名品。
南宋 “雪濤”仲尼式古琴 桐木材,琴面底皆黑漆,發(fā)蛇腹斷紋,琴面約九、十徽處現(xiàn)八寶灰。蚌徽,玉軫,玉雁足。龍池及鳳沼邊緣均以斑竹鑲嵌。軫池至龍池間刻隸書銘文:“淵然者,水之流耶;岳然者,山之高耶。豈牙期之神契,遒冰縵之足操耶??丈綗o人,古木蕭騷,吾將長友吾之雪濤耶?!饼埑嘏c雁足間倒刻篆書琴名“雪濤”二字及篆文“長宜子孫”大印一方。約二十多年前,經(jīng)琴家惠讓,歸入香港硯琴齋,在1998年香港大學(xué)美術(shù)博物館的“古琴薈珍”宋元明清古琴大展中展出,并出版在榮鴻曾、麥耀翔先生主編的《古琴薈珍》以及古琴演奏家、音樂史家吳釗先生編著的《中國古琴珍萃》以及后來的增訂版中。
明 “銀河”仲尼式古琴 面、底皆黑漆,發(fā)蛇腹、流水、牛毛斷紋。桐木面板,螺細(xì)徽,岳山、承露、冠角、龍齦、琴軫及雁足保存完好。琴背龍池兩旁倒刻行書銘文:“玄云蔭其上,翔鸞集其巔。清露潤其膚,惠風(fēng)流其間”。龍池上方倒刻篆文“銀河”大印一方。觀其形制、比例、斷紋可知,不失為一床名家斫琴上品。亦是硯琴齋名琴,曾在1998年香港大學(xué)美術(shù)博物館和2000年臺北鴻禧美術(shù)館古琴大展中展出,并出版在《古琴薈珍》和《古琴紀(jì)事圖錄》中。
2000年臺北市立國樂團(tuán)為慶祝千禧年,特別甄選舉辦唐宋元明清百琴展,在鴻禧美術(shù)館展出,當(dāng)時邀請了海內(nèi)外諸多琴家學(xué)者參與研討會,并集合文集成冊,轟動一時。此次拍品中亦將呈現(xiàn)曾經(jīng)參與展出的南宋“仙人友”落霞式古琴以及明“中和”潞王琴。
此外, 宋 “潛真子”靈機(jī)式古琴 是尤為值得關(guān)注的古琴名器。其面桐底梓,栗殼色漆,鹿角霜灰胎,通體牛毛斷兼冰裂紋和梅花斷,龍池上方篆書琴名“潛真子”;龍池下方鈐大印兩方“太古玄法”、“韓奕世家”。出版在許健先生主編的《中國古琴民間典藏》中,經(jīng)明代吳中高士韓奕、民國巨賈汪自新遞藏,又出入民國時期諸多古琴大家門庭,古琴演奏家徐君躍先生特意為此撰文。
南宋 “雪濤”仲尼式古琴
A FINE LACQUERED SEVEN-STRING ZITHER WITH XUE TAO INSCRIPTION
Nan Song Period
通長:123cm 肩寬:18.8cm 尾寬:13cm
來源:汪自新舊藏。
出版:中國藝術(shù)研究院音樂研究所、北京古琴研究會編,《中國古琴珍萃》,紫禁城出版社 ,1998年,第189-190頁。
榮鴻曾主編,《古琴薈珍·硯琴齋宋元明清古琴展》,香港大學(xué)美術(shù)博物館,1998年,第87頁。
宋 “潛真子”靈機(jī)式古琴
A FINE AND RARE LACQUERED SEVEN-STRING ZITHER WITH QIAN ZHEN ZI INSCRIPTION
Song Dynasty
通長:118.5cm 肩寬:19.5cm 尾寬:13.3cm
來源:硯琴齋舊藏。
出版:許健主編,《中國古琴民間典藏》,中華工商聯(lián)合出版社,2013年,第64頁。
明 “朱雀”仲尼式古琴
A FINE LACQUERED SEVEN-STRING ZITHER WITH ZHU QUE INSCRIPTION
Ming Dynasty
通長:123.5cm 肩寬:19.5cm 尾寬:17.4cm
來源:孫克仁舊藏。
出版:中國藝術(shù)研究院音樂研究所、北京古琴研究會編,《中國古
?琴珍萃》,紫禁城出版社 ,1998年,第151-152頁。
南宋 “仙人友”落霞式古琴
A FINE LACQUERED SEVEN-STRING ZITHER WITH XIAN REN YOU INSCRIPTION
Nan Song Period
通長:122.5cm 肩寬:20cm 尾寬:14cm
來源:紀(jì)永濱舊藏。
出版:臺北市立國樂團(tuán)、鴻禧美術(shù)館編輯,《古琴紀(jì)事圖錄:2000年臺北古琴藝術(shù)節(jié)唐宋元明百琴展》,2000年,第210-211頁。
玩物適情—名家收藏集珍
本場集私人重要珍藏,特別呈現(xiàn)王世襄先生儷松居長物。王世襄先生是著名的文物專家、學(xué)者、文物鑒賞家和收藏家,他于彈琴、抄書、收藏家具、漆器、銅爐,養(yǎng)鷹、馴狗,逗蛐蛐兒、養(yǎng)鴿子……這些“小而美”的事業(yè),無一不通,無一不精。繼2003年、2013年王老藏珍專場之后,2019春拍將呈現(xiàn)《自珍集》所涉古琴、銅爐、雕刻、家具、書畫、玩具各類以及王世襄、袁荃猷伉儷藏書。
此次專場中米拉日巴銅造像為王先生上世紀(jì)五十年代購自地安門大街寶聚齋,造像身材均稱合度,形態(tài)生動逼真,情致安適祥和,已具生人性靈。米拉日巴是嘎舉派著名大師,也是藏傳佛教世界家喻戶曉的大成就者。他以手拊耳吟唱道歌傳教的形象廣為人知。雖然同樣題材的銅造像在西藏保存數(shù)量不少,但這尊造像仍然以其獨(dú)特性而引人注目,值得長期關(guān)注。
王先生曾在《漫談銅爐》一文中曾寫到:“歷來藏爐家欣賞的就是其簡練造型和幽雅銅色,尤以不著纖細(xì),潤澤如處女肌膚,精光內(nèi)含,靜而不囂為貴。這是經(jīng)過長年炭墼燒爇,徐徐火養(yǎng)而成的。銅色也會在火養(yǎng)的過程中出現(xiàn)變化,越變越耐看,直到完美的程度。燒爐者正是在長期的添炭培灰,巾圍帕裹,把玩摩挲中得到享受和滿足,這是明清文人生活的一部分,其情趣和欣賞黃花梨家具并無二致?!贝舜螌⒊尸F(xiàn)2003年未曾拿出,王老最為喜愛的明末清初“澹庵”款沖天耳三足爐以及明末清初“思山”款橋耳三足爐。
王世襄、袁荃猷伉儷居所所藏書籍,涵蓋家具、金銀銅器、漆器、瓷玉、竹木牙角雕、佛像、建筑、考古、音樂、民間藝術(shù)、美食烹飪等諸多門類,書架十柜,共計數(shù)千本之多,此次將一并呈現(xiàn)。
儷松居長物之外,本場涉及文房陳設(shè)皆為選中之選,不乏亮點(diǎn)。如十八世紀(jì)銅鎏金扎那巴扎爾風(fēng)格雙身四臂白無量壽佛、清乾隆御制仿宋玉兔朝元硯、清康熙銅胎掐絲琺瑯獸面紋朝冠耳爐、清乾隆剔彩云龍紋海棠式蓋盒等等。
清乾隆 宮廷風(fēng)格青銅米拉日巴尊者像
AN OUTSTANDING AND RARE BRONZE STATUE OF GREAT YOGI MILAREPA
Qianlong period
H:15.2cm W:1397g
來源:王世襄舊藏。
出版:王世襄著,《自珍集—儷松居長物志》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(lián)書店,2003年,第76-77頁。
明末清初 “澹庵”款沖天耳三足爐
A BRONZE INCENSE BURNER WITH DAN AN MARK
Late ming early qing period
D:10.1cm H:6.1cm W:672g
來源:王世襄舊藏。
出版:王世襄著,《自珍集—儷松居長物志》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(lián)書店,2003年,第22頁。
明末清初 “思山”款橋耳三足爐
A BRONZE INCENSE BURNER WITH SI SHAN MARK
Late ming early qing period
D:10.3cm H:5.4cm W:508g
來源:王世襄舊藏。
出版:王世襄著,《自珍集—儷松居長物志》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(lián)書店,2003年,第36頁。
清乾隆 “嵐岫”玉山
A JADE SCHOLAR'S ROCK WITH LAN YOU MARK
Qianlong period
7.5×3.8×3.1cm
出版:丁文父編著,《中國古代賞石》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(lián)書店,2002年,第271頁
清中期 竹雕和合二仙香筒
A BAMBOO INCENSE HOLDER CARVED WITH IMMORTALS
Middle qing period
D:5cm H:18.7cm
清 六舟款白玉環(huán)
A WHITE JADE RING
Qing dynasty
D:4.4cm
十八世紀(jì) 銅鎏金扎那巴扎爾風(fēng)格雙身四臂白無量壽佛
A GILT-BRONZE STATUE OF VAJRASATIVA AND VAJRASATTVATMIKA
18th century
H:22.5cm
清康熙 銅胎掐絲琺瑯獸面紋朝冠耳爐
A RARE IMPERIAL CLOISONNE INCENSE BURNER
Kangxi period
D:21cm 口徑:14cm H:16.7cm W:2181g
清乾隆 御制仿宋玉兔朝元硯
A DUAN INKSTONE CARVED WITH IMPERIAL POEM
Qianlong period
D:11cm H:2.1cm
清乾隆 紫檀夔龍紋承盤
ZITAN TRAY WITH DRAGON DESIGN
Qianlong period
37.8×35×6.3cm
清乾隆 御題紫檀嵌玉座屏
A ZITAN STAND SCREEN WITH JADE INLAY
Qianlong period
12.4×8×16.7cm
清乾隆 剔彩云龍紋海棠式蓋盒
POLYCHROME CRABAPPLE-SHAPED BOX WITH DRAGON AND CLOUD DESIGN
Qianlong period
18.5×14.2×6cm
清寧—金石篆刻藝術(shù)
本季“清寧—金石篆刻藝術(shù)專場”將照例為藏家呈現(xiàn)清代、近代及當(dāng)代篆刻、雕刻名家的作品序列,涵蓋趙之琛、錢松、趙之謙、胡菊鄰、徐三庚、吳昌碩、王福廠、鄧散木等人,無論是名家名作,還是舊工佳石均各有亮點(diǎn),精彩紛呈,由此簡單勾勒出幾百年篆刻國石藝術(shù)的流變過程。這其中,來自“竹韻軒”的珍藏亮點(diǎn)頗為突出。
“竹韻軒”珍藏包括清代金石家篆刻、硯臺及書畫等珍品,種類多樣,其中最為突出的是“西泠八家”的作品?!拔縻霭思摇钡淖趟囆g(shù)在印學(xué)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,其意義無需多言;本次我們將推出“西泠后四家”中的趙之琛與錢松兩人作品共二十件。趙之琛因其全面的技術(shù)及成熟的風(fēng)格,被視為浙派篆刻的集大成者,此次我們將一次性推出其篆刻作品十九件,堪稱趙氏篆刻的小盛宴。這批印章多為江成之舊藏,印套上有其手書印文及編號,歷來屢經(jīng)《補(bǔ)羅迦室印譜》《賓鴻堂印譜》等趙氏主要印譜著錄;其內(nèi)容則多數(shù)為趙之琛為高學(xué)治所刻自用名號印,間亦有為他人所刻閑章。在趙之琛的刻印對象中,高學(xué)治是很重要的一個,趙氏為其所刻印章既多且精。其中如“古杭高學(xué)治叔荃印信”白文印、“少白一字孟仙”朱文印、“菜根滋味”白文印等,都刻視為趙氏篆刻的經(jīng)典。
錢松為“西泠八家”中年紀(jì)最小者,其在“太平天國”戰(zhàn)爭期間自殺殉國的壯舉,為其短暫的一生蒙上悲壯的色彩。也因此,錢松傳世作品向來不多,本次我們共推出其所刻“嚴(yán)荄之印”“嚴(yán)荄藏珍”“竹節(jié)硯主”“孟翁”印,亦屬難得。其中“嚴(yán)荄藏珍”一印邊款上詳細(xì)記錄了他在嚴(yán)荄家中觀賞書畫的情景,是一份難得的資料。
除此外,張廷濟(jì)所書對聯(lián)風(fēng)格特殊,沈石頭友舊藏、蕭蛻庵所書、趙古泥所刻端石鋤硯是幾位名家的合作,也屬難得之物。
“懷玉印室”舊藏的清代篆刻名家名作,這幾年一直以來都是市場的焦點(diǎn);此次我們呈現(xiàn)的趙之謙壯年時期名作“生逢堯舜君,不忍便永訣”青田石朱文印,便來自他的舊藏。這方刻于同治元年的印在趙之謙的篆刻中有著十分特殊的位置,一是其內(nèi)容為杜甫詩句,從邊款的記錄中我們可知此印是趙之謙在京城時期所刻,此時的他已經(jīng)“家破人亡”,而上京赴考無非是為求取功名,希望能有所作為。這方印的印文和邊款透露出的正是他一身難平的郁憤之氣。另一方面,同治元年(壬戌)也正是趙之謙在藝術(shù)上一心打開新局面的開始,此后他的篆刻和書法、繪畫都開始主動擺脫過去,樹立新風(fēng),可以說,這方印是他走向偉大的開始。
趙之謙刻 壽山石自用印章
A SHOUSHAN STONE SEAL CARVED BY ZHAO ZHIQIAN
3.6 × 3.6 × 6.5 cm
印文: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。
邊款:悲盦居士辛酉以后,萬念俱灰,不敢求死者,尚冀走京師,依日月之光,盡犬馬之用,不幸窮且老,亦愈乎偷息賊中,負(fù)國辱親,刻此兩言,以明其志,少陵可作,未必惡予僭也。同治元年閏八月十日記。
觀跋:此為悲翁最精之作,己丑谷雨節(jié)日,福廠拜觀于方氏唐經(jīng)室,刻此以識景仰。
出版:1、《二金蜨堂印譜》第一冊,P22,傅栻輯,1877年鈐印本。
2、《傳樸堂藏印箐華》卷十二,P15,葛昌楹輯,1925年鈐印本。
3、《吳趙印存》卷八,P1,葛昌楹輯,1931年鈐印本。
4、《丁丑劫余》第十七冊,P8,丁輔之、高絡(luò)園、俞序文、葛昌楹輯,1937年鈐印本。
5、《明清名人刻印匯存》卷十,P1,葛昌楹、胡佐卿輯,1944年鈐印本。
6、《晚清四大家印譜》第二卷,P28,方節(jié)盦輯,宣和印社刊行,1951年。
7、《明清篆刻流派印譜》P198,方去疾編,上海書畫出版社刊行,1980年。
8、《中國篆刻叢刊》第二七卷-趙之謙(二),P113,小林斗盦編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82年。
9、《續(xù)印史留遺》第三冊,P13,現(xiàn)代中國藝術(shù)中心刊行,1996年。
10、《中國璽印篆刻全集》第四冊,P152,茅子良編,上海書畫出版社刊行,1999年。
11、《篆刻全集》第七冊,P40,小林斗盦編,日本二玄社刊行,2001年。
12、《斗盦藏印》P117,謙慎書道會刊行,2005年。
13、《日中書法の伝承》P178,謙慎書道會刊行,2008年8月。
14、《懷玉印室藏印選》P129,北斗文會刊行,2009年11月。
奚岡刻 青田石印章
A QINGTIAN STONE SEAL CARVED BY XI GANG
2.6 × 2.6 × 3.5 cm
印文:奚岡言事。
出版:1、《蒙泉外史印譜》第一冊,P4,上海西泠印社刊行。
2、《西泠四家印譜附存四家》蒙泉外史卷,1885年。(一函十二冊,鈐印本)
3、《蒙泉外史印譜》P7,葉為銘編,上海西泠印社刊行,1905年。
4、《西泠八家印選》卷二,P1,丁仁輯,1925年。(一函四冊,鈐印本)
5、《西冷四家印譜》P79,西冷印社,1979年3月。
6、《明清篆刻流派印譜》P142,方去疾編,上海書畫出版社刊行,1980年。
7、《中國篆刻叢刊》第一五卷—蔣仁·奚岡,P161,小林斗盦編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82年。
8、《西泠八家印選》P163,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,1991年。
9、《篆刻的鑒賞與實(shí)踐》P101,日本藝術(shù)新聞社,1995年4月。
10、《西泠八家 書畫篆刻》P278,謙慎書道會編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96年。
11、《中國璽印篆刻全集》第三冊,P16、P131,茅子良編,上海書畫出版社刊行,1999年。
12、《篆刻全集》第四卷,P185,小林斗盦編,日本二玄社刊行,2001年。
13、《斗盦藏印》P71,謙慎書道會刊行,2005年。
14、《日中書法的傳承》P170,謙慎書道會發(fā)行,日本二玄社制作,2008年。
15、《懷玉印室藏印選》P39,北斗文會刊行,2009年11月。
吳昌碩刻 青田石印章
A QINGTIAN STONE SEAL CARVED BY WU CHANGSHUO
4.1 × 4 × 5.2 cm
印文:東海蘭丐。
邊款:蘭丐遵東海而南,畫蘭以隱,所南翁弗逮也。予曾詩以歌之,癸丑冬又為治石,吳昌碩時年政七十。
出版:1、《中國篆刻叢刊》第三五卷,P179,小林斗盦編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81年。
2、《篆刻—臨時增刊八》P20,北川博邦編,日本東京堂刊行,1988年。
錢松刻 青田石印章
A QINGTIAN STONE SEAL CARVED BY QIAN SONG
2.1 × 2.1 × 4.8 cm
印文:竹節(jié)硯主。
邊款:河間紀(jì)文達(dá)公竹節(jié)硯始?xì)w周蕓皋廉訪,今歸予。丁巳重九,叔蓋為竹節(jié)硯主人仿漢鑄。
觀跋:叔蓋得意之作,華京觀。
出版:《西泠八家の書畫篆刻》P288,謙慎書道會編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96年。
趙之琛刻 青田石獸鈕対章
A QINGTIAN STONE SEAL CARVED BY ZHAO ZHICHEN
3 × 2.9 × 7.1 cm
印文:1、少白一號孟仙。2、臣庚之印。
邊款:1、仿何雪漁,次閑。2、次閑仿漢之作,癸巳十一月。
出版:1、《續(xù)印史留遺》第一冊,P24、P26,現(xiàn)代中國藝術(shù)中心刊行,1996年。
2、《履盦藏印選》P26、P27,江成之編,石璽齋刊行,1997年。
3、《趙之琛補(bǔ)羅迦室印譜兩種》下,P131,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,2019年1月。
吳昌碩刻 壽山石獸鈕印章
A SHOUSHAN STONE SEAL WITH BEAST KNOB CARVED BY WU CHANGSHUO
2.4 × 1.9 × 3 cm
印文:頫將。
邊款:俯江正之,蒼石道人。
出版:1、《吳昌碩印存手卷》,方去疾輯,1936年鈐。
2、《苦鐵印選》P255,文史哲出版社刊行,1980年。
3、《中國篆刻叢刊》第三二卷-吳昌碩(一),P97,小林斗盦輯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81年。
4、《篆刻—臨時增刊五》P20,北川博邦編,日本東京堂刊行,1986年。 5、《苦鐵印選稿本》第三冊,P39,陳康健編,2003年。
瓦存室存珍—黃士陵篆刻名品及重要印譜
“瓦存室”是廣東近代篆刻家、文史考古學(xué)家、收藏家黃文寬(1910—1989)的齋號。黃文寬先生博貫詩詞文史,于書法篆刻、金石考古均頗有建樹,其收藏甚富,尤以所藏晚清篆刻大家黃士陵篆刻作品而富盛名,數(shù)量更是多達(dá)百方,且多為印譜中著錄之作。數(shù)量之夥,品質(zhì)之高,近代無人能出其右。本專場所呈現(xiàn)的即為黃氏“瓦存室”珍藏之黃士陵篆刻及印譜珍品。
專場拍品可分為兩個部分,一部分為黃士陵篆刻名品53方,另一部分為晚清近代重要印譜名品及拓本。一次性呈現(xiàn)如此之多的黃士陵篆刻名品,在市場上還是第一次。
“瓦存室”所藏黃士陵篆刻在上世紀(jì)六十年代曾有過一次散出,黃文寬轉(zhuǎn)讓了百余方藏印與錢君匋,這部分印章現(xiàn)已成為君匋藝術(shù)館所藏黃士陵的最重要組成部分。而剩下的部分,即全部集中在本次專場中。這部分印章共53方,其最顯著的特點(diǎn)是內(nèi)容多樣,包括吉語、詩詞短句、年號、名號等等,絕大部分為黃士陵所刻閑章名品,且屢經(jīng)《黃士陵印存》《黟山人黃牧甫先生印存》等清末原鈐印譜及后來多種黃氏影印印譜著錄,可謂是黃士陵傳世篆刻作品中至精之品。更是歷來研究、研習(xí)黃士陵篆刻者耳熟能詳者。
晚清民國還是中國印譜制作的巔峰時期,無論是古璽印譜還是流派篆刻印譜,都產(chǎn)生出許多重要的成果。此次“瓦存室藏珍”專場中所呈現(xiàn)的印譜從數(shù)量上來看并不醒目,但從質(zhì)量上而言,則可以用“震撼人心”四字形容。因?yàn)閮刹坑∽V史上被稱為“王級”的作品,將同時出現(xiàn)在本專場中:一部是代表著古璽印最高成就的《十鐘山房印舉》,一部是代表著流派印最高成就的《丁丑劫余印存》。
《十鐘山房印舉》是晚清大藏家陳介祺所編,有多種不同版本,此次上拍者為一百九十一冊本,是陳介祺于光緒九年(1883)合集李璋煜、吳云、吳式芬、吳大澂、李佐賢、鮑康諸家印而成者,共收印一萬零二百八十四方,是目前市場所見《十鐘山房印舉》諸多版本中最為全面者 ,堪稱空前絕后的巨著。
而《丁丑劫余印存》則是1939年浙西四大藏印家丁仁、高時敷、葛昌楹、俞人萃有感于丁丑(1937)年戰(zhàn)爭中的文物浩劫,為避免文物進(jìn)一步的破壞和散佚,將四家所藏明清名家篆刻匯拓成譜,以“浙西丁高葛俞四家藏印集拓廿又一部己卯春成書”二十一字序之,共成書二十一部。譜內(nèi)共匯集明清印人二百七十三家,收錄印章一千九百余方,可謂明清流派篆刻集大成之作,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以及高質(zhì)量的藏品規(guī)模,讓這部印譜成為后世不可能超越的絕對標(biāo)桿。此譜在當(dāng)時拓制數(shù)量少,完整存世者更少,歷來為藏家所珍視;市場多年來僅見“拓”字一部,此次上拍的《丁丑劫余印存》為“成”字部,二十冊完整,可謂人間奇珍的重現(xiàn)。
黃士陵刻 壽山石印章
A SHOUSHAN STONE SEAL CARVED BY HUANG SHILING
5.9 × 2 × 3.9 cm
印文:書遠(yuǎn)每題年。
邊款:務(wù)耘道兄屬刻唐句,仿漢蕩陰令張君表頌額應(yīng)之,未識能得其腳汗氣與否也,黃士陵。
出版:1、《黃牧甫印存》第一冊,P29,吳元浩輯,原鈐本。
2、《黃牧甫印存手稿》第八冊,P40,黃士陵輯,1908年鈐印本。
3、《黟山人黃牧甫先生印存》第二冊,P92,黃少牧編,上海西泠印社刊行,1935年。
4、《增選黃牧父印存上下集》P437,曾紹杰輯,1977年。
5、《黃士陵印譜》P335,孫慰祖編,上海書店刊行,1993年。
6、《黃牧甫印影》上集,P254,戴山青編,榮寶齋出版社出版,1996年。
7、《瓦存室舊藏黃牧甫印章》P68,黃大同編,嶺南美術(shù)出版社出版,2018年
黃士陵刻 醬油青田石印章
A QINGTIAN STONE SEAL CARVED BY HUANG SHILING
3.9 × 3.9 × 9 cm
印文:傷美人之遲暮。
邊款:屈子賦文,伯惠屬,牧甫作。
出版:1、《黃牧甫印存》第一冊,P26,吳元浩輯,原鈐本。
2、《黃牧甫印存手稿》第九冊,P37,黃士陵輯,1908年鈐印本。
3、《增選黃牧父印存上下集》P133,曾紹杰輯,1977年。
4、《黃牧甫印影》下集,P345,戴山青編,榮寶齋出版社出版,1996年。
5、《瓦存室舊藏黃牧甫印章》P56,黃大同編,嶺南美術(shù)出版社出版,2018年。
黃士陵刻 黃壽山石薄意印章
A YELLOW SHOUSHAN STONE SEAL IN SHALLOW RELIEF CARVED BY HUANG SHILING
4 × 2.5 × 4.1 cm
印文:有精神曰富。
邊款:士陵篆刻。
出版:1、《黃牧甫印存》第一冊,P33,吳元浩輯,原鈐本。
2、《黃牧甫印聚》第四冊,P25,楊廣泰編,1997年。
3、《黃牧甫印影》上集,P75,戴山青編,榮寶齋出版社出版,1996年。
4、《瓦存室舊藏黃牧甫印章》P90,黃大同編,嶺南美術(shù)出版社出版,2018年。
黃士陵刻 壽山石魚鈕印章
A SHOUSHAN STONE SEAL WITH FISH KNOB CARVED BY HUANG SHILING
3.5 × 1.9 × 7.6 cm
印文:溫其如玉。
邊款:說文:溫,仁也,從皿以食囚也。官溥說段注云:凡溫柔、溫和、溫軟字皆當(dāng)作此,今溫行而溫廢矣,伯宏六兄鑒核,黃士陵。
出版:1、《黃牧甫印存》第一冊,P34,吳元浩輯,原鈐本。
2、《黃牧甫印存手稿》第三冊,P9,黃士陵輯,1908年鈐印本。
3、《黟山人黃牧甫先生印存》第二冊,P91,黃少牧編,上海西泠印社刊行,1935年。
4、《增選黃牧父印存上下集》P455,曾紹杰輯,1977年。
5、《黃牧甫印影》下集,P328,戴山青編,榮寶齋出版社出版,1996年。
6、《瓦存室舊藏黃牧甫印章》P74,黃大同編,嶺南美術(shù)出版社出版,2018年。
陳介祺輯
《十鐘山房印舉》
Edited by Chen Jieqi
12 × 13.5 cm × 191
清光緒九年(1883)鈐拓本
一百九十一冊全
丁仁、高時敷、葛昌楹、俞人萃輯
《丁丑劫余印存》(成字部)
Edited by Ding Ren, Gao Shifu, Ge Changying, Yu Rencui
DING CHOU JIE YU YIN CUN
30.5 × 17.5 cm × 20
民國二十八年(1939)鈐拓本
二十冊全